当寒风凛冽、气温骤降,冬季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也给各类工程作业增添了不少挑战,其中吊装作业便是受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一。低温环境下,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都会面临新的考验。那么,冬天低温究竟会对吊装作业产生哪些影响?又有哪些季节性注意事项需要格外关注呢?
一、低温对吊装设备的影响
(一)机械性能下降
低温会使吊装设备的机械性能大打折扣。设备的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黏度增加,流动性变差,导致各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,运转不畅。例如,吊车的发动机在低温启动时,由于润滑油黏稠,无法及时到达各个部件进行润滑,会加剧发动机内部零件的磨损,甚至可能导致启动困难或无法启动。此外,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也会因低温而变稠,影响液压泵的吸油和排油效率,致使吊车的起升、变幅、旋转等动作变得迟缓,降低吊装作业的效率。
(二)金属材料脆性增加
低温会使金属材料的脆性增加,韧性降低。吊装设备的钢结构部件,如起重臂、吊钩等,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出现裂纹和断裂。尤其是在吊装重物时,这些部件承受较大的应力,低温导致的材料性能变化会大大增加部件损坏的风险。曾经有案例显示,某工地在冬季吊装作业时,由于吊钩在低温下发生脆断,导致重物坠落,造成了严重的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。
(三)电池性能衰减
吊装设备多依靠电池提供启动和部分操作的电力,低温会使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变慢,导致电池容量和输出功率下降。设备的启动电池在低温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启动发动机,而用于控制设备操作的蓄电池,也可能因电量不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
二、低温对吊装作业人员的影响
(一)身体机能受限
寒冷的天气会使人的身体机能受到限制。作业人员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,手指灵活性下降,影响对吊装设备操作手柄的精准控制。同时,低温会导致人体血液循环减缓,容易引发手脚麻木、僵硬等情况,增加操作失误的概率。此外,低温还会使人的反应速度变慢,在遇到突发情况时,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措施。
(二)安全意识降低
在寒冷的环境中,作业人员可能会因急于完成工作、躲避严寒而忽视一些安全操作规范。例如,未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具,或者简化吊装作业前的检查流程等,这些行为都为吊装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。
三、冬季吊装作业的季节性注意事项
(一)设备维护与保养
在冬季来临前,要对吊装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保养。更换适合低温环境的润滑油和液压油,确保设备各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。检查设备的防冻液是否充足,防止发动机、水箱等部件冻裂。同时,对设备的电池进行保养和检查,必要时更换低温性能好的电池,或者为电池加装保温装置。每天作业前,对设备进行预热,使润滑油和液压油达到合适的工作温度后再进行操作。
(二)加强人员防护与培训
为作业人员配备足够的保暖防护用品,如防寒服、保暖手套、防滑鞋等,确保作业人员在低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身体温暖和行动灵活。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冬季安全培训,强调低温环境下吊装作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,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。同时,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避免人员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连续作业,防止疲劳作业和冻伤情况的发生。
(三)严格作业环境检查
在冬季吊装作业前,要对作业场地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。由于低温可能导致地面结冰、积雪,要及时清理作业场地的冰雪,确保地面平整、干燥,防止吊装设备打滑、下陷。同时,关注天气变化,当遇到大风、暴雪等恶劣天气时,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,避免发生安全事故。此外,还要检查吊装设备与周边建筑物、电线等的安全距离,防止因低温导致设备结构变形或操作失误引发碰撞事故。
(四)优化吊装方案
根据冬季低温环境的特点,对吊装方案进行优化。在选择吊装设备和吊具时,要考虑低温对其性能的影响,适当增加安全系数。对于一些大型、精密设备的吊装,尽量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作业,减少低温对设备和作业的影响。同时,在吊装过程中,要更加谨慎地控制吊装速度和力度,避免因设备性能变化和人员操作不便引发意外。
冬天低温对吊装作业的影响不容小觑,从设备性能到人员操作,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。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影响,并严格落实冬季吊装作业的各项注意事项,才能确保吊装作业在寒冷的冬季安全、高效地进行,为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。